《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蓝皮书)》是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反映我国电子政务最新进展、研究分析电子政务领域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年度权威报告。已经连续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14部,今年是第15部,本年度蓝皮书主题是:移动政务服务。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发行。
一、编辑方针
2021年蓝皮书编写工作将在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蓝皮书在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行严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科学性、客观性、预测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兼顾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客观地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对新时代推进电子政务工作的认识,也为实现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移动政务服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移动政务服务作为新阶段“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还存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管理分散、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备等突出问题。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文件的印发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又为新阶段确立了新目标和新任务,为推动全国一体化平台移动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为贯彻落实《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提升移动政务服务供给水平,全面优化用户体验,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掌上可办”向“掌上好办”转变。本年度蓝皮书将围绕“移动政务服务”主题,在全面反映全国一体化平台移动端建设现状,探讨移动政务服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各地区各部门移动端建设成效,为加强和规范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具体征稿内容如下:
第一篇:总报告
2021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报告
第二篇:分报告
2021年城市移动政务服务发展报告
2021年全国政务服务小程序发展报告
第三篇:政策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文件解读
第四篇:理论篇——移动政务服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五篇:实践篇——移动政务服务典型案例
第六篇:技术篇——技术创新助力移动政务服务能力提升
三、稿件内容要求
本年度报告将着重从发展战略和思路层面,按照专题,对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要求稿件逻辑清晰、内容充实、表述生动,避免一般性的论述和工作汇报式的表述,最好辅以相关图表、案例说明。
(一) 稿件内容特性
原创性:皮书不同于年鉴和志书类产品,应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梳理和筛选已有资料,以调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立论分析的基础。
实证性:皮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产物,强调的是实证方法。
前沿性:皮书的前沿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探讨上反映当前前沿问题,更要对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预测。
(二)字数要求
原则上不低于5000字,以7000字—8000字左右为宜。
(三)内容的编写格式
1.摘要、关键词
每篇报告应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报告摘要应在100~150字。关键词由3~5个词或者词组构成,放在单篇报告摘要之后,中间用空格。
2.作者简介
每篇报告的作者简介:以星号“*”题注的形式排在文章首页的页下。主要包括作者姓名、学位、单位、职务、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要求语言简练,100字以内。
3.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采用脚注的方式,在当页页下注释,采用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应附于每篇报告后,其标示项目及顺序与注释相同。
4.撰稿体例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等汉字数词加标题名,标题后面不加标点;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等带括号的汉字数词加标题名,标题后面不加标点;三级标题用“1.”、“2.”、“3.”等阿拉伯数字及点号加标题名。各级标题各占一行。图表等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冒号,置于图表的下方中间位置,用“表1:……”、“图1:……”表示。
5.稿件署名
署单位或个人名均可。
(四)截稿日期
请各供稿单位于2022年1月25日前将稿件电子版反馈至皮书编写组邮箱egov@ccps.gov.cn。
联系方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联系人:王 平 魏 华
电话:010-68929383 68928891 传真:010-68928795
E-mail:egov@ccps.gov.cn